凡是用米粉、面粉、薯粉等加工而成的食品,潮汕人统称为“粿”。

 

 

“清明食叶,端午食药”是一句潮汕饮食俗语。古时五月又有“恶月”之称。传说农历五月初五,阴阳之气相争,阴气胜出,邪祟、鬼魅、百毒、瘟疫将随着酷暑的到来而慢慢猖獗,因此要用各种方式攘灾避恶。“端午食药”自然是为强身壮体,对抗“恶月”来侵。

 

在潮汕地区端午要吃的“药”中,就有一种由黄栀子和独叶埔姜灰制成的粿品——栀粿。黄栀子是一味传统中药,有泻火除烦、凉血解毒、清利湿热的功效。独叶埔姜则有驱风化湿、行气活络、解毒杀虫之效。

 

栀粿简单易做。取黄栀子,捣碎,浸泡,滤出黄色汤汁,是纯天然色素。取独叶埔姜,燃成灰,加水,滤汁,是为碱水。混合两种汁水,拌入糯米粉,搅匀成粉浆,上屉蒸熟,即成栀粿。栀粿口感黏软,橙亮金黄,有种浓郁独特的碱味。

 

 

栀粿的吃法特别。不可用刀,必须靠白纱线拉扯切割成薄片,蘸上白砂糖食用。幼时喜欢吃栀粿,单纯只是因为喜欢拉扯着纱线切割栀粿的过程而已,对这一过程的喜爱,远比对那裹在栀粿外的白砂糖被牙齿嚼得嘎吱嘎吱响来得更浓烈些——对于一个从小茁壮成长起来的吃货来说,这实在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舍本逐末。

 

如今,要吃到真正以“药”制成的栀粿恐怕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。市场贩售的栀粿,多是用茶水和碱水代替黄栀汁和埔姜灰水制成的,虽然形似味似,而“神”却早已随“药”远去,只留下幼时扯着纱线,来回胡乱地切割着栀粿的记忆,在五月里。

传承美好